【西區文物徑】英式小鎮般 像電影場景

西營盤自地鐵開通以來,交通變得很較方便。西區一帶有點像英國電影裡的小鎮,建築物總是帶點懷舊、灰白的顏色,有些則是是紅磚牆,沿著斜路,每走一步都見到歐式建築,每幢都有它獨特的故事,組成了文物徑。每個建築停下來看看,拍拍照,大概會花3個小時。

小編K是新界人,以前上大學時,常有港島人問我:「大埔!係咪有牛㗎?」而我聽到西營盤時,就會問:「西營盤!係未好亂、好舊架?」哈哈!大家都得嗒笑!(大概今日的小朋友們,都不會有這些傻瓜問題吧!)

1/ 救恩堂
始建於1861年,重建於1932年,以混凝土及石塊建造,採用仿哥德式建築風格,配以尖頂拱門及外加扶壁。教堂坐北向南,正門位於高街。建築物沿斜坡興建,教堂北面末端有一座塔樓。

廣告

2 1

2/ 舊精神病院,現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

廣告

建於1892年,外圍是拱形長廊及厚實的護土牆,屬最早期維多利亞時代建築。自二戰後,就用作精神病院;其後一度荒廢,有鬧鬼傳聞。現時僅保留花崗岩立面,上蓋加建新樓,曾被譏為不倫不類。

10

9 8

11

廣告

3/ 舊贊育產科醫院

建於1922年,最初用作產科醫院,由華人公共診所委員會管理,現為西區社區中心,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點到夜晚10點半。

5

6

7

廣告

支持我們繼續營運

「拖手仔去街GUIDE」旅遊網一直由編輯K和M自掏腰包經營,由2016年至今已經幾年,背後並無任何BACKUP。亦由於我們不想太HARDSELL和賣廣告,一直以來極少接鱔稿JOB。

如覺得我們的資訊又用,想給我們一點鼓勵,請以PAYME或FPS打賞(SCAN QR CODE)。多多益善,少少無拘。

Payme: https://payme.hsbc/guideguidehk

FPS ID(轉數快):0718742(姓名 HUI S*** M**)

4 3

4/ 前華人精神病院,現為東邊街美沙酮診所

建於1891年,樓高兩層,以紅磚及花崗石砌成,專門收容華籍病人。大樓採用文藝復興時期的復古式建築風格,樸實無華,斜尖屋頂,一樓設有一條拱廊,地下部分為半地庫式設計。由於當時的華籍精神病人大多被送往廣州接受治療,故院舍規模不大,最多只可收容16人。

12

5/ 拔萃男書室舊址

廣告
0

因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就讀,故已納入孫中山史蹟徑,以紀念有關事蹟。現時用作般咸道官立小學校舍。

14 13

其實這仔文物徑只是「區西及山頂線」其中一部分,而西區除西營營盤外,還包括石塘咀和堅尼地城,這兩處也有不同的特色建築和舊址。早期西區居民以英軍為主,1850年以後,國內大批難民湧入香港,並聚居該區。(純粹個人胡思亂想:這是不是解釋了為什麼該處會有這麼多病院呢?)

16

舊半山區警署(現為戴麟趾康復中心南翼)

17

溫馨提示:
>還有許多建築,值得慢慢逛,慢慢細味。
>>港島區有三條文物徑,除「區西及山頂線」外,還有「中環線」和「上環線」,兩這兩條的文化氣息較重,有另一番風情!

100項歷史遺址

英治時期,即由1841年1月25日香港開埠,至1997年6月30日英軍撤出香港為止(當中有3年8個月被日本佔領)。那些年的香港,即被形容為「借來的地方,借來的時間」。香港島中西區,自開埠之初便首先發展。

中區線:由現時中環、金鐘一帶往半山走。A線包括皇后像廣場、終審法院等11項舊建築;B線10項,當中有已活化並更改用途的地方,如舊三軍司令官邸今改為茶具博物館。C線19項,如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路燈、藝穗會等。

廣告

上環線:舊日華人商住地區。A線有17項,覆蓋孫中山史蹟徑;B線18項,有不同宗教建築物及華人傳統歷史建築如文武廟、合一堂。

西區及山頂線:纜車建成後,山頂向來是權貴之地;A線7項,如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。西區居民早年以英軍為主,後來多是內地難民聚居;B線18項,如戲稱「高街鬼屋」的舊精神病院,現時是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。

詳情:http://www.amo.gov.hk/b5/trails_cw.php

TIPS:

部分古蹟或建築物並不開放予遊人參觀(有些是私人業權),而開放的古蹟或建築物,也常因須維修而暫時關閉,很多只能觀賞外圍;不要硬闖啊。

福仔

福仔

天不怕地不怕只怕無得去玩的喵星人。有點壞心眼,喜歡作弄柴犬笑笑,但很疼鍚棉棉(主人BB)。討厭小朋友嘈吵、撒野和放聲大哭,更怕怪獸家長,會向他們發動反白眼和碎碎念攻擊!
福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