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史?沖咗落鹹水海唔見咗咯。——你就想!沒有人可以否定曾發生過的歷史。一如海誓山盟過的愛戀,縱使他朝相見已是路人茫茫,但發生過的事可不能在記憶中完全抹殺。香港回歸中國已超過二十年是不爭事實,而1997年以前,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,受英人統治超過150年也是不爭史實。
中區就有很多殖民建築,有些活化了用途。
1/ PMQ元創方,原身是中央書院及已婚警察宿舍
廣告
今已改變成集時尚設計於一身的潮流地帶。整座建築物共有5層,開滿了許多本地設計師工作室及海外精品時尚小店,走廊偶有裝置藝術,或是休憩桌椅,逛得累了便可坐著抖抖。說句實話,這裡的小店不太吸引小朋友,但某些特色小店出售香港製造的小精品,也挺有趣,逛一逛也有趣味,如港版大富翁、潮語卡⋯⋯(溫馨提示:走設計路線的店,講救質量和獨一無二,價錢當然高啦!大家留意啦!)
廣告
3樓有空中花園,設有座椅,綠草圍繞,來一杯咖啡,也屬享受陽光的好地方。反正若是太熱,隨時可走入一間小店尋寶。4樓有展覽廳,介紹PMQ前身的故事。早在1889年,這裡其實是中央書院(後改稱皇仁書院),是第一所為公眾提供高小及中學程度的西式教育官立學校,連國父孫中山也是校友之一。後於1951年改建華籍員佐級警員而設的已婚警察宿舍,提供140個單房和28個雙房單位,採用半開放式設計,著重採光和通風,也讓住戶間建立了深厚的鄰里關係。難怪走走逛逛時,每一層都感受到陽光和微風!
寫真好地方,坐著拍張美美的藝術照吧!
廣告
中式巨大椅子,比人高幾倍。
廣告
「拖手仔去街GUIDE」旅遊網一直由編輯K和M自掏腰包經營,由2016年至今已經幾年,背後並無任何BACKUP。亦由於我們不想太HARDSELL和賣廣告,一直以來極少接鱔稿JOB。
如覺得我們的資訊又用,想給我們一點鼓勵,請以PAYME或FPS打賞(SCAN QR CODE)。多多益善,少少無拘。
Payme: https://payme.hsbc/guideguidehkFPS ID(轉數快):0718742(姓名 HUI S*** M**)
每層都有水牌標明小店,若是無心水,就去另一層吧!
小朋友大概很少看到這種開放式的半商場。
空中花園。
廣告
0
每一層總有間特色小店,店外就有與之相呼應的壁畫!
平日商場難以看到可愛精品。
數也數不清的小店。
這個廣告牌頗有80年代的感覺。
廣告
建議模型。
宿舍警察局早期生活空間的展覽。
舊日的信箱。
廣告
2/ 舊牛奶公司倉庫(北翼:香港外國記者會;南翼:藝穗會)
落成於1892年,1896年起是牛奶公司總部,直至1982年才遷出。藝穗會是藝術空間和餐廳,整幢大樓裡幾乎每天都有節目舉辦,如音樂會、流行Band Show、魔術表演……舊日的冰庫變身成餐廳「冰窖」,食物是意粉薯條類輕盈西餐;員工宿舍改建成餐廳藝術酒吧「Colette's」,主打攝影展,設露天座位。
這座紅白相間的建築物,單看外表藝術味就已經湧晒出嚟。藝穗會(The Fringe Club)的確是給藝術家們搞展覽、表演等的藝術空間,內裡幾乎日日都節目舉辦,譬如古典音樂會、流行band show、讀詩會、魔術表演,等等等等……
藝穗會前身是舊牛奶公司倉庫,現時的畫廊以前是落貨站、依然稱為「奶庫」的則保留了1913年原有的的瓷磚地板、高身窗、吊扇等,成了jazz的拉闊表演場地、當時儲存凍肉的冰庫成了「冰窖」,可以在擺放小展覽或舉行小聚會的同時,享用小食,悠閒一番。
溫馨提示:裡面有兩個餐飲地方如下:
(1) Colette's (攝影廊+露天餐廳)
星期一至四:中午12時至凌晨12時
星期五:中午12時至凌晨2時
星期六:上午11時至凌晨2時
(2) 冰窖 (輕食cafe)
星期一至六:上午11:30時至晚上9時
3/ 都爹利街石階與煤氣路燈
連接都爹利街及雪廠街的石階建於1875至1889年間,以花崗石築成。石階上下的四盞煤氣路燈,是現時全香港僅存提供街道照明的煤氣路燈。每日傍晚6點到隔日早上6點開燈,微微昏黃的映襯著花崗石石階,頗有情調。
旁邊還有全球唯一的Starbucks冰室,設計糅合了50至70年代冰室風格與現代藝術風,仿如走進時光隧道。地面是綠白色相間的方形小磁磚,椅子是古舊的板凳,天花上吊著絕跡許久的鳥籠和舊式吊扇⋯⋯
街燈是電燈,這看似理所當然,但原來舊時的街燈都是煤氣燈,全港至今仍剩餘4盞,聳立於都爹利街的花崗石樓梯邊,極有味道。這條街也因此被稱為媒氣燈街。每日傍晚6點到隔日早上6點,自動開關,燈光非常見的白光,而是微微昏黃,映襯著大塊石階,頗有置身歐洲街角的感覺。
小知識:
>>這次盞煤氣燈早於1979年8月15日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蹟,市政局曾於1984年為這4支煤氣燈在英國訂造燈紗及燈罩。
那些過往的印記,建築物還有不少留了下來,但那看不到的美好,例如獨立的司法制度,到底還能留存多久呢?爸媽每日辛苦工作,不過是為了小朋友的將來,但沒了獨立的司法,附庸為垃圾制度嘅一部份,將來又怎會好呢?
講到中區的殖民建築,就不能不到2018年5月重新開放的大館了!延伸看:大館,值得一去再去!